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lklore Studies

杂志简介:《民俗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178/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
国际刊号:1002-4360
国内刊号:37-1178/K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1
复合影响因子:0.86
总发文量:1310
总被引量:8938
H指数:33
引用半衰期:7.7692
立即指数:0.1382
期刊他引率:0.8621
平均引文率:23.5366
  • 范·根纳普及其《通过仪礼》

    作者:岳永逸 刊期:2008年第01期

    一 1936年,在《民俗学与通俗读物》一文中,民俗学家、民族学家杨垄博士曾这样介绍法国民俗学家汪继乃波氏民俗学的定义:“民俗学是一门综合的科学,是特别以乡下人与乡村生活以及工业与都市环境内所遗留的乡村生活之遗迹为对象的”(杨垫,1936:7)。同年,杨成志在其文章中也提到民俗学的这个定义,并指明该定义说明了民俗学的“目的不仅限...

  • 《通过仪礼》英文版导言

    作者:梭纶·T.金博尔; 岳永逸(译) 刊期:2008年第01期

    一 很长时期以来,欣赏阿诺德·范·根纳普(Arnold van Gennep)理论模式意义的人都感觉到了翻译其《通过仪礼》的必要性。尽管在部分人类学家中,他声名卓著,但总体而言,他对其他社会科学的影响甚微。这是十分遗憾的,因为他对与个人和群体生命变迁过程(dynamics)相关仪式行为的分析,将极大地丰富这些社会科学。造成这种特定遗憾的一个原因...

  • 《通过仪礼》第一章 仪式的类型

    作者:范·根纳普; 岳永逸(译) 刊期:2008年第01期

    在每个巨大社会的内部,都有数个明显分离的社会群体。当我们的水准从更高等的文明向更低等的文明移动时,就会发现这些群体之间差异的累增和它们自主性的增长。相反,保留在现代社会中唯一十分明显的社会分化标志是世俗和宗教世界之间的不同——世俗和神圣的不同。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关系已经经历了各种...

  • 《通过仪礼》第十章 结论

    作者:范·根纳普; 岳永逸(译) 刊期:2008年第01期

    至此,我们完成了对一个人一生中经历的所有重要时刻仪礼的简要考察。但这仅仅只是一幅宏大图景的粗浅扫描,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仔细研究。

  • 女性民俗与社会和谐——以温州市为例

    作者:邱国珍; 李文; 吴翔之 刊期:2008年第01期

    一、女性民俗概述 民俗作为传统的“集体无意识”,经由历史凝聚、传承下来,是千百年来人类代代相传的社会生活经历和经验的沉积物。民俗的实质表现了极自然的人性、人情,可以说民俗文化有着最彻底的真实意义。而运用社会性别的分析视角,我们看到女性民俗在社会文化中的真实存在。人类学家认为,基于男女两性在生理、社会方面的差异,在不同...

  • 陕西关中地区青春期民俗教育的传承与变迁

    作者:李亚妮 刊期:2008年第01期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传统的青春期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往往与成年礼混在一起([日]祖父江孝男:1992;王云五:1976),是人类从少年向成年过渡的一种通过仪礼。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种通过仪礼的象征意义和结构,但始终没有把青春期仪礼和成年礼明确分开来讨论。

  • 少数民族家族教育浅析

    作者:李伟峰 刊期:2008年第01期

    家族对中国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最小的行政管理单位。通常所谓的家族指的是同一男性祖先的子孙虽然已经分居、异财、各爨,成了许多个体家庭,但还世代相聚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就其内部格局言,家族组织分部明显不平衡。一般认为,南方尤其是东南一带家族组织较为发达,数量也较...

  • 事实与臆想

    作者:蔡华 刊期:2008年第01期

    刘小幸署真名实姓在《民俗研究》2007年第二期发表《蔡华的学术作风及其对中国学术风气的影响》一文,敢作敢当,自与他人不同,负责任的态度可嘉。 这篇文章核心内容在于把前人(包括她自己的父母)的著述与笔者的《无父无夫的社会:中同的纳人》(以下简称《纳人》)进行比较,声称笔者从材料到思想观点都有前人的抄袭。

  • “借名制”:民间信仰在当代的生存策略——烟台营子村关帝庙诞生的民族志

    作者:王志清 刊期:2008年第01期

    烟台营子村(蒙名元灯席勒),地处辽宁省西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东南部,东南和阜新市接壤,西边与王府镇良官村交界,北边与王府镇哈拉哈村为邻。距市区4公里,是王府镇重点产粮区和畜牧养殖大村。总土地面积8.7平方公里,管辖2个自然屯,全村共有315户,1282口人。居民有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其中蒙古族人口占83%。全村耕地面积8...

  • 《民俗研究》来稿须知

    刊期:2008年第01期

  • 布依族信仰民俗中的和谐村落理念——大盘江村的两个案例

    作者:黄椿 刊期:2008年第01期

    当我们陷入“发展与环保”的困境,而不得不引入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时,我们可曾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看看是否有可供借鉴的智慧?本文通过布依族自然村寨——大盘江村的两个案例,肯定地告诉我们:有。

  • 两汉祥瑞与图像

    作者:张从军 刊期:2008年第01期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迷恋和掀起祥瑞高潮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但君王们为了标榜统治的清明而大兴祥瑞,自己或暗示臣子们无中生有,制造祥瑞,而且在民间,也有视祥瑞为珍宝,将其图像刻画在死者的墓室之中的做法。民间这样做是祈求死后仍能够生活在祥瑞的世界之中,享受着祥瑞级别的生活待遇。

  •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所见川北民风民俗

    作者:郑杰文 刊期:2008年第01期

    一、南部县衙档案概说 目前,我国现存明清各种档案约2000万件,包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保存的1000多万件清王朝各部院衙门档案,和全国各地方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所保存的1000多万件明清地方档案。明清地方档案主要有孔府档案、四川清代档案、河南省档案馆存“河南巡抚”和“河南布政使司”档案、辽宁省档案馆和辽宁省图书馆存明人辽东残...

  • “买地券”习俗的考现学研究——闽台地区的事例

    作者:陈进国 刊期:2008年第01期

    一、前言 买地券,又称冥契、幽契、地前、冥券、墓券、幽券、铁业券、石契、买墓地券等(问有称“阳券”者),最初属于斩草破土或埋葬尸骨时墓穴所藏明器之一,即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土地契约文书,让生人或死者同各类神祗进行象征性“交易”,来表示亡灵(或寿主)领有墓地(或寿冢)居所的合法产权,并藉以压胜镇鬼、护卫阴界亡灵乃至阳界...

  • 近代瑞蚨祥的商业文化信仰

    作者:宋志东 刊期:2008年第01期

    山东章丘旧军孟家据传至清康熙年间已开始经商,此后世代相沿,成为典型的经商世家。孟家经营布匹买卖始于赶庙会,代代相传,乾隆年间传至孟兴智时已由行商变为坐贾,在北京、济南设立了布店。孟兴智的长子孟毓翰,除继续经营北京、济南布店外,又在济南设钱庄,在天津设土布批发庄,在济南、周村、章丘开设了三家当铺,资本积累日多,商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