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lklore Studies

杂志简介:《民俗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178/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
国际刊号:1002-4360
国内刊号:37-1178/K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1
复合影响因子:0.86
总发文量:1310
总被引量:8938
H指数:33
引用半衰期:7.7692
立即指数:0.1382
期刊他引率:0.8621
平均引文率:23.5366
  •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统一认识

    作者:冯骥才 刊期:2012年第04期

    文化强国和文化强省都需要国家文化精神。国家文化精神需要的是一大批经典的文化作品作为支撑,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尤其要珍视。在倡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中,我们首先应该厘清文化产业和文化遗产的关系。从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文化保护的角度出发,文化遗产是不能产业化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民众的支持和参与,民间文化应该还给...

  • 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主体及其权利行使主体

    作者:马忠法; 宋秀坤 刊期:2012年第04期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源头,其著作权主体与一般著作权主体相比,有共性也有特殊性。依据独创性获取著作权之最基本原则,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主体应该是对其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来源地群体;但由于来源地群体是一个抽象的客观集合体,不可能自己行使该权利,故其权利行使主体应该是来源地政府、群体代表组织或国家。

  • 日本的“庙会法”及其相关问题

    作者:周超 刊期:2012年第04期

    日本“庙会法”的诞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庙会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内容,“庙会法”的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等值得深入分析。在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确定的“合理利用”原则与之相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日本“庙会法”的实施经验对我国开发与合理利用地域传统艺能和庙会等民俗文化资源时所可能具有的参考性启示。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田野思考——中国北方民间布老虎现状反思

    作者:马知遥 刊期:2012年第04期

    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成为一场全民的文化运动,在看似热闹的保护背后却隐藏着对文化的无视甚至无知。如广泛地存在于中国北方的布老虎文化,作为原始图腾文化的一部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正随着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诱惑而遭到破坏,其本源的民俗文化内容和手工制作技艺不断遭到削弱。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行动不仅仅是一场文化寻根,更重要...

  • 作为文化批评的“当代传说”——“当代传说”研究30年(1981—2010)

    作者:王杰文 刊期:2012年第04期

    “当代传说”研究是国际民俗学界面向现代社会的重要研究领域。对国际民俗学界“当代传说”研究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有助于在深入了解国际传说研究的历史与前沿的前提下,清醒认识中国当代传说研究的特殊性与可能性。

  • 地方志与北京历史民俗研究

    作者:张勃 刊期:2012年第04期

    北京拥有大量的地方志,不同历史时期修纂的地方志对北京民俗的记述,为当下进行北京历史民俗研究提供了比较系统、翔实、可靠且时空确定的宝贵资料。通过对地方志中民俗资料的发现与解读,可以进行北京民俗史、北京历史民俗形态、不同区域历史民俗的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风俗观以及民俗志文本写作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利用地方志民俗资料进行北京...

  • 美国民俗学领域物质文化研究的兴起与现状——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人类学系杰森·拜尔德·杰克逊访谈录

    作者:张丽君(访谈); 李维屏(访谈); 于倩(翻译); 程安霞(翻译) 刊期:2012年第04期

    物质文化研究是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人类学系教学和研究的重要部分。印大的口头艺术研究已为中国同行所熟知,但学界对其民俗学领域内的物质文化研究引介不多。杰森·拜尔德·杰克逊在印大长期致力于物质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此次访谈中,他梳理了美国民俗学领域和印大民俗学与音乐人类学系物质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历史。物质文化研究具...

  • 再论《黑暗传》——《黑暗传》与敦煌写本《天地开辟已来帝王纪》

    作者:刘守华 刊期:2012年第04期

    鄂西民间长诗《黑暗传》于上世纪80年代初被发现后,曾因它是否为汉民族神话史诗激起争议,受到海内外学界热烈关注。本文作者从发表对《黑暗传》的初评开始,对此进行了20余年的追踪研究。在本诗近期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际,本文就《黑暗传》的原生态特征及其文化价值特别是就它和敦煌写本《天地开辟已来帝王纪》的关联给予评说...

  • 柳毅:从小说人物到民间神灵

    作者:黄景春; 师静涵 刊期:2012年第04期

    《柳毅传》是唐代李朝威的一篇传奇小说,它借用“人传神书”的情节框架,融入“龙女报恩”母题故事,塑造出柳毅、龙女等人物形象。后来柳毅故事被反复改编,宋代成为艺人说书的题目,剧作家还将它改编成戏曲,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上不断融合创新,从而扩大了柳毅故事的影响,并推动了对柳毅的神化。柳毅信仰主要分布在泾河流域、洞庭湖地区、...

  • 民间故事价值回归的采录方法研究——以刘德方故事采录为例

    作者:王丹 刊期:2012年第04期

    本文以民间故事家刘德方的故事采录为例,分析了民间故事文本制作的多样性及其原因,阐释了不同故事文本涵括的思想与追求,提出了民间故事回归科学采录方法的路径。

  • 论女性在血缘亲属体系中的“外人”身份——以榆钱村春节家祭为个案

    作者:王卫华 刊期:2012年第04期

    在中国农村汉族社会,女性在其生长的血缘亲属体系中被看作“外人”,其最突出的显示语境是春节期间的祖先祭典活动,“外人”禁忌使这种身份被极端强化。绝大多数妇女通过婚姻完成从自己血缘家族到夫家家族的身份转换,并据此确立在亲属体系中的地位。血缘家族体系中的“外人”身份使得女性的家族身份因失去先赋性而带有被动色彩,影响其家庭、...

  • 在自我与家庭之间:纪村女性与两种邻里圈的建构与维持

    作者:王均霞 刊期:2012年第04期

    在除亲属关系之外的乡土社会女性人际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注意到了邻里关系之于女性自身的重要意义。笔者在鲁东南纪村的调查支持了这一结论,同时发现,在更深层次上,主要由女性建构与维持的邻里关系也有两个层次的区分:一方面,纪村女性在通过婚姻踏入新的家庭之后,都致力于建构与维持一个关系相对亲密的情感性邻里圈,来实现其自我情感需...

  • 族群性别文化与讲述活动——以花莲客家族群讲述人为例

    作者:刘惠萍 刊期:2012年第04期

    根据2006至2007年期间,于台湾花莲地区客家族群进行的民间文学调查及搜集的资料发现,在花莲地区的客家族群中,男性似比女性更擅长讲述。这样的倾向,一方面或缘于客家族群的经济生产条件、性别权力关系等结构性因素,而使得客家族群的男性可走南闯北,有较女性更丰富的人生阅历、更多元的人际关系,故有较多的口传来源与讲述机会。而相较于男...

  • 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研究的理论之路——20世纪70至90年代

    作者:李靖 刊期:2012年第04期

    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研究从上世纪70年端以后就被认为是一个经验性的领域。在此以后的二、三十年间,理论化的重要性被一些民俗学家提出。评析反思这期间的重要研究,特别是围绕女性民俗中所体现出的女性权力问题,一方面帮助我们勾勒出女性主义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发展轨迹;另一方面引导我们去思考这样一个新的视角如何与美国整个民俗学科对话、这...

  • “天齐仁圣帝”和“碧霞元君”两个名号的来源与发展考论——兼及《水浒传》的成书时间

    作者:刘铭; 徐传武 刊期:2012年第04期

    明初,朱元璋夺去了泰山山神的帝王封号。在当时残酷的文字狱和严酷的礼法的控制下,文学作品中不可能再出现称谓泰山山神“天齐仁圣帝”或与之相类似的帝号的情况。碧霞元君信仰在元代和明初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其在民间的普及范围极为有限。明中期,随着统治者政治文化政策的松弛,文学作品中称呼泰山山神的帝号已不再视为犯忌。成化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