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lklore Studies

杂志简介:《民俗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178/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
国际刊号:1002-4360
国内刊号:37-1178/K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1
复合影响因子:0.86
总发文量:1310
总被引量:8938
H指数:33
引用半衰期:7.7692
立即指数:0.1382
期刊他引率:0.8621
平均引文率:23.5366
  • 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作者:刘晓春 刊期:2009年第02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民俗学学者开始从单纯的民俗事象研究,转向在语境中研究民俗,强调田野调查,强调在田野中观察民俗生活、民俗表演的情境、民俗表演的人际互动、民俗表演与社会生活、社会关系、文化传统之间的复杂关联等等,呈现出民族志式的整体研究取向,时空、人、社会、表演、变迁、日常生活等系列关键词,表明在语境中研究民...

  • 身体性:民俗的基本特性

    作者:张青仁 刊期:2009年第02期

    一直以来,对民俗特性的分析侧重其作为民众创造、享用、传承的结果即“俗”的一面,却并未体现这一创造的过程,“俗”与“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未解决。高丙中对民俗的概念做了生发,他引入了“生活世界”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扩大了民俗外延,更是对民与俗之间关系的一种阐释?在此基础上,刘铁梁进一步提出了“标志性文化统领式”...

  • 再论民间祭祀文化在戏剧起源史上的重要作用——对傅谨教授《中国戏剧发源于乡村祭祀仪礼说质疑》一文的回应

    作者:田仲一成 刊期:2009年第02期

    傅谨教授的《中国戏剧发源于祭祀仪礼说质疑》是对拙著《中国戏剧史》的批评,但也是一种明显的误读。中国戏剧学界存在着“禁忌民俗学”的传统偏见,忽视乡村祭祀戏剧的研究成果,漠视民间祭祀文化在中国戏剧起源史上的重要作用。本文剖析中国戏曲研究禁忌民俗学偏见之特色和由来,再一次阐明《中国戏剧史》提出的“宋元戏剧在从祭祀到戏曲的过...

  • 《妙峰山香会序》碑刻之年代订误——兼及妙峰山香会的初始时间

    作者:郑永华 刊期:2009年第02期

    对于京西“金顶”妙峰山香会的初始时间,国内学界多转相沿用20世纪20年代容庚先生的考证结论,定为“明崇祯二年(1629年)或以前”。然经史源考察,这一判断所依据的桫峰山香会序》实成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三月。这既有现存的碑刻及新公布的拓片为证,亦见于早期的地方文献。以往学者未做详细考察,仅简单利用康熙《宛平县志》的刊刻年代...

  • 从蟠桃到蟠桃会

    作者:黄景春; 郑艳 刊期:2009年第02期

    中国上古先民对桃的药物特性的认识,以及神话中度朔山大桃树与蟠木的叠合,推动了蟠桃的出现。蟠桃传说与瑶池会传说的结合又衍生出瑶池蟠桃会的故事情节。瑶池蟠桃会是元明清小说戏曲经常描写的场面。明清时期官宦之家庆寿时演唱蟠桃祝寿戏,民间中有王母池庙会和蟠桃宫庙会,都是由蟠桃信仰产生的民俗事象。从蟠桃到蟠桃会,从神话到小说情节...

  • 华光、王灵官与二郎神

    作者:侯会 刊期:2009年第02期

    《南游记》中华光形象的塑造,深受明前期王灵官崇拜的影响。而据王灵官的形貌、神性、致祭日期及传播特点等可证,灵官信仰的源头应为川蜀二郎信仰。这一传承脉络,从华光信仰中也能找到印迹。此外文章还就王灵官、华光及二郎神火(雷)神、水神及马神身份的认定作了检讨。

  • 民间信仰的屈服与融合——以魏晋南北朝为例

    作者:李浩 刊期:2009年第02期

    少数民族在与汉族的文化交流中,对本民族民间信仰的变革,促成了民族融合的发生与发展。这一过程表明,放弃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本民族民间信仰而改信汉族的民间信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步骤。

  • 于祠祈梦的习俗与故事

    作者:杜正贞 刊期:2009年第02期

    祈梦风俗的出现,既继承了古老的梦占传统,又是北宋以后科举制度日益重要、竞争日益激烈的产物。杭州于祠祈梦风俗的流行,伴随着于谦从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被逐步神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于谦与“梦”之间的故事,也被一层层地附会到于谦的传说中。《于少保萃忠全传》和《西湖佳话》等小说的流传,在于祠祈梦风俗的流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

  • 民间叙事中的“伦理悬置”现象——以陆瑞英演述的故事为例

    作者:陈泳超 刊期:2009年第02期

    所谓“伦理悬置”,是指在民间故事演述中时常出现的一些伦理乖违现象,现实伦理既不能控制故事的伦理诉求,又不是完全不起作用的,它在完成叙事这一主要使命的途中,暂时被搁置起来、悬而不议了,体现了叙事对于伦理的干扰作用.从民间叙事的内在逻辑来看,故事情节越远离日常生活逻辑,“伦理悬置”的几率就越高;同时,伦理乖违涉及的对象范...

  • 民间小戏村落传承方式的调查与遗产保护的思考——以祁太秧歌为个案

    作者:黄旭涛 刊期:2009年第02期

    传统时期,祁太秧歌的传承过程贯穿在民众生活中,家族、村落、自乐班是其主要传承空间。长辈的熏陶和村落艺人的影响是艺人学艺的最初动因和初级渠道:自乐班里的师承,是艺人出师成名的重要途径。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使秧歌表演传统在乡土社会中表现出顽强的生命活力。社会变迁带来民俗文化生态的改变,民间小戏的传承面临诸多困境。建立适应现...

  • 说唱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云南少数民族说唱艺术为例

    作者:董秀团 刊期:2009年第02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日益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除了整体性的原则和措施,还应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探讨其传承和保护问题。说唱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云南为例,当地少数民族说唱艺术可划分为不同类型,其保护与传承也有不同的切入点和侧重点:仪式型说唱艺术.应关注其社会文化环境的主导性;生...

  • 药发傀儡补述

    作者:黎国韬 刊期:2009年第02期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药发傀儡之制作和表演作出新的考释后可发现,药发傀儡极有可能是一种假面(头)傀儡戏,在其表演当中夹杂了火药(烟火)等形式的表演。现今岭南传统民间舞蹈中,尚有这类表演和技艺的遗传。

  • 从传统到传统化实践——对北京现代化村落中民俗文化存续现状的思考

    作者:康丽 刊期:2009年第02期

    伴随全球化而来的大规模的现代化都市建设,颠覆了中国基层社会因袭数千年的“乡土”特征,也使用以维持其原有乡土社会秩序的民俗传统顺应于文化语境的变迁而发生了各种复杂的变化。面对北京所辖地域范围内以村落为基础结构单元的传统文化空间受到的冲击,文化主体通过宣称特定民俗文化事象具有传统属性的传统化实践,构建了当前话语、行为和过...

  • 司法判决中习俗的考量和适用分析

    作者:贾焕银 刊期:2009年第02期

    与习俗的一致性深刻影响着法律的实效性。在司法判决中考量和适用习俗,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解释法律和填补法律漏洞,而且可能得出合法允当的判决来。因此努力提高习俗和法律之间的一致性符合我国法治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习俗和法律乃是有自身运作逻辑的不同规范系统,在具体个案裁决中习俗因素的考量并不见得就能得出允当而又具有社...

  • 从中西风筝艺术发展轨迹看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

    作者:唐建军 刊期:2009年第02期

    风筝艺术在中西方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轨迹。风筝在中国被看作是一种具有丰富精神内涵与艺术境界的民艺品物,它的普及伴随的是风筝与民间艺术、民间信仰的融合,而在西方则被视作是一种对大自然奥秘进行探索的物质力量,其普及是风筝与西方科学相结合的结果。这种社会功用上的不同使中西方风筝在艺术特色上也迥然有别。中西方不同的地域环境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