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lklore Studies

杂志简介:《民俗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178/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
国际刊号:1002-4360
国内刊号:37-1178/K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1
复合影响因子:0.86
总发文量:1310
总被引量:8938
H指数:33
引用半衰期:7.7692
立即指数:0.1382
期刊他引率:0.8621
平均引文率:23.5366
  •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

    作者:高丙中 刊期:2010年第01期

    中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应该把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与关怀的目标,民俗学能够在其中发挥关键的引领作用。与发挥这种作用相匹配,民俗学应该定位为研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文化传承的社会科学。按照这一发展路径,民俗学将成为现代国家建设中的基础性学科和支柱性学科。

  • 民俗学的笛卡尔沉思——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申论

    作者:吕微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肯定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对于民俗学从文化形式研究的取向转向生活整体研究的取向,以及对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转型所做出的奠基性理论贡献;并从学科基本问题意识、“从抽象(文化)上升到具体(生活)”的经验一实证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通过对民俗生活的经验直观以重新发现“个体主体性”的...

  • 关于民间信仰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马新 刊期:2010年第01期

    民间信仰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主要存在于民间社会所存在的历史时段中;它发生于文明诞生的过程中,与民间社会共同萌发、共同形成。同时,民间信仰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精神世界,不同时代的民间信仰因其信仰群体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民间信仰的研究范围是民间社会所发生与传承的种种信仰,对于官方社会中所存在的民间信仰的行为,...

  • 灵验与感恩——汉民族宗教体验的互动模式

    作者:甘满堂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证实,在闽侯县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验"是人们对神明的最主要的期望,即"有求必应",而"感恩"则是信众对神明灵验的回报,即"有应必酬"。信众得到"神助"的前提是信仰必须虔诚,"心诚则灵"。作为回报,信众除了信仰更加虔诚之外,还需要以物质或服务回报神明,即"还愿"。这种回报神明的方式不是一种交易,而...

  • 从华府到洞天——东晋南朝墓葬形制解读

    作者:张从军 刊期:2010年第01期

    东晋南朝流行的券顸式长方形墓葬,其建筑形式来源于中原地区的洞石墓,其文化含义可能与侨居以及道教的修炼有关,那就是迁居江南的北方人士虽然死在了江南,但却始终想回到自己的故土,想乘坐上带有卷棚的“安车”,躺在安车式的墓葬之中,实现回归的梦想。当故乡已经完全不可回归的时候.侨民们又无可奈何地选择了佛教和道教的方式,将墓室视...

  • 红枪会与近代乡村自卫(1912—1937)——以鲁东地区为中心

    作者:杨焕鹏 刊期:2010年第01期

    民国时期尤其是军阀政治时期,军阀政权对乡村进行掠夺性剥夺,加之兵匪纵横,使整个社会由于缺乏现代动员方式,导致现代国家的基层防卫体系在乡村地区极为薄弱。在此背景下,以红枪会为代表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在民国时期尤其是在军阀政治时期席卷了整个华北地区,一时成为当时农民反抗军阀、抵御土匪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宗教仪式与...

  • 近代大泽山老母信仰与地方社会的构建——以日照庵香会碑为中心

    作者:任双霞 刊期:2010年第01期

    明清以来,碧霞元君信仰在华北地区广泛流行。据碑刻和地方志记载,至迟到康熙年间,大泽山上的日照庵成为碧霞元君行宫。碧霞元君在大泽山,被称为“老母”,在清初到民国的250余年间,从名称、信仰辐射范围,乃至神灵格局,都经历了诸多流变。清初,大泽山碧霞行宫信仰辐射范围主要在平度、莱州以及昌邑三角地带;清末到民国年间,大泽山信仰...

  • 论日本原始信仰中巫女的主体地位

    作者:李广志 刊期:2010年第01期

    巫术在日本思想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期巫术的形态源于自然崇拜,旧石器时代已出现了带有巫的性质的器物与符号,此后巫术信仰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其中,女子巫术在日本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从考古、文献、宗教以及民俗等多处视角,着重考察巫女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指出巫女信仰是日本萨满教的核心,同时具有浓厚的民间信...

  • 《民俗研究》来稿须知

    刊期:2010年第01期

    《民俗研究》刊发各类民俗学论文、民俗史料、调查报告、田野札记、民俗图片、学术动态、书评等。来稿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 从近世走向近代:华北的农耕结合与村落共同体

    作者:张思 刊期:2010年第01期

    近世以来华北农民在农耕劳动上的互助一结合行为的变化与同时代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密切相关,而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则直接关系到对该时代农村社会性质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华北农村的农耕互助具有地域特征,通过对近世华北农村的“锄社”、“合具”及近代的“搭套”、“换工”等农耕结合习惯进行考察和相互比较,可以看出华北的村落共同体经历了一个从...

  • 宗族与乡村社会“自洽性”研究——以明清时期苫山村落为中心

    作者:吴欣 刊期:2010年第01期

    明清时期,东阿县苫山村落中的不同宗族组织不断加强宗族建设,通过宗族凝聚纽带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变迁,并进而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主相对稳固的社区村落结构。在时空的脉络中,这种结构又通过共享的记忆、神话、价值等要素以及建立在宗族之上得到人们认同与遵守的伦理规范及制度,维护着村落的自洽性特质。这种特性的运行方式是合作与共赢,而非...

  • 神鬼信仰意义域在仪式实践中的凸显与强化——以辽宁岫岩“太平香”祭祖还愿仪式为例

    作者:邵媛媛; 张登国 刊期:2010年第01期

    烧“太平香”是流传于辽宁岫岩地区的一种民间祭祖还愿仪式。文章在描述这一民俗事象的基础上,分析了仪式器具、行为和语言的象征意义,并指出神鬼信仰意义域正是以这些象征意义为启程工具在仪式实践中得到凸显与强化的。由此,一种超验性的实在被经验,为信仰和仪式的再生产做好了准备。作为民众意义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此类信仰和仪式...

  • 村落间仪式性馈赠及交往的变迁——以京西黑龙关庙会为例

    作者:徐天基; 罗丹 刊期:2010年第01期

    基于多次对北京房山区河套沟地区的的黑龙关庙会及其村落的田野调查所得,文章着重关注社会变迁对多村落间交往模式的影响。作为地区中心型庙会,黑龙关庙会由多村落联合举办,其在“河套沟”文化空间及景观的仪式建构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文章从横向/纵向情境、竞争性/非竞争性、表达性/工具性三个维度对“走会”与“献会”进行区隔,希冀借...

  • 声音的再发现:《捉季布传文》的知识考古

    作者:冯文开 刊期:2010年第01期

    《捉季布传文》是唐代民间人们最爱听的变文之一,现今仅以手稿形态遗存。虽然它的表演声音已经永远消逝了,但是该词文的叙事结构及其透露的信息使得复现昔日的演述成为可能。特殊的代码(codes)、形象的语言、平行式(parallelism)、特殊的程式(formulae)等是重新认识《捉季布传文》口头表演特质的重要猜码.

  • 《节日研究》稿约

    刊期:2010年第01期

    《节日研分》是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山东大学共同主办的社科类学术刊物,由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组织编辑出版工作,主编李松、张士闪(执行)。本刊秉承学术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原则,